激情创业谋跨越 砥砺奋进筑新城
——新兴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成为助推邕宁腾飞的强大引擎
牛湾新港。 黄继增 摄
建设中的龙岗片区。记者 潘浩 摄
邕江在青秀山下向南转两个弯,与八尺江汇合后向东流去。两江交汇处,有一片地灵人杰的风水宝地,那便是邕宁新兴产业园区。园区辖龙岗商务区、新兴产业园区(原邕宁八鲤工业集中区)、五合临港产业园区,三大板块各具特色、齐头并进。2014年,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79.18亿元,完成税收3.88亿元,成为邕宁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05年3月,按照南宁市区划调整,原邕宁县“一分为五”,变成了一个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基础薄弱的城区。为此,有些干部留恋过去的成绩,哀叹分区后的薄弱,工作上士气低落、顾虑重重,严重制约了邕宁的再次腾飞。为扭转被动局面,邕宁区创新推行“六个一线工作法”,大力弘扬“走在前、干在前、争首善、当先锋”的精神,有力地推动新区开发建设步伐。
“重点向南”发展
掀起新区开发建设热潮
居住在五象新区周边的村民仍然记得,前几年,龙岗片区一带只有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蚊虫孳生的鱼塘。如今,这里宽敞的公路四通八达,现代化写字楼、住宅小区渐次拔地而起,连绵的绿化带四季常青,15分钟可达青秀山,5分钟可达五象总部基地,一路路的公交车驶进了新区。
随着首府南宁“重点向南发展,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邕宁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日益凸显。城区上下围绕建设现代临港工业新城的目标,深入实施“一港两江三区三带”发展战略,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尽管起步较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园区发展的速度。仅2014年,园区出让土地面积2262亩,实现土地成交总额23.86亿元。目前,龙岗主动脉——双向8车道的龙岗大道与仙葫片区和五象大道已经相连,凤岭南路的通车使龙岗可快速通达东盟商务区。随着青山桥、青坪桥的规划开工建设,更是实现了龙岗商务区和与南宁中心城区的无缝对接。2014年,园区范围市政道路项目共计74条,已有20多条道动工建设,并实现部分通车;南宁市最大的港口——牛湾港作业区也正式开港运营。
强抓招商引资
拉动园区经济迅速腾飞
“项目是推动新区开发建设的根本,我们始终将招商引资摆在新区开发建设的重要位置。”邕宁新兴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邕宁区委办副主任吕焘伯说。
新兴产业园区通过项目准入把关,出台项目招商专家评审会机制,加强与万达集团、恒大集团、桂合集团等一批大企业进行对接洽谈考察,仅2014年就实现新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额超188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完成34.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87.03%;直接利用外资完成1230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2.84%。
通过主动争取、积极对接,中国—东盟电子商务产业园顺利落户新兴产业园区。“目前,已引进合同项目160多个,储备包括香港绿地集团、广东恒大集团等在谈项目100多个,合同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吸引了广西建机、中国南车、万达茂、宝能城市综合体、金川集团、合众人寿健康谷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邕宁新兴产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部部长陆杰伟介绍。
重视农民安置
突破新区开发建设瓶颈
在龙岗商务区7号路中段的拆迁项目,有一个占地30亩的临时安置点,这里的住户大多是来自蒲庙镇梁村的原住民。村民梁朝祥说:“搬入安置点以后,城区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包括物业管理、路灯、球场等。我们住得很舒服。”
安置工作做得好不好,关乎新区的发展、项目的建设、社会的稳定。为了妥善解决拆迁群众住房难的问题,邕宁新兴产业园区管委会由安置回建部牵头,强力推进农民安置回建工作。新区开发建设10年来,共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了那粒坡、梁村、A15等8个临时安置点共818套过渡周转房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可安置拆迁群众3500人,已顺利安置2200人,有力地促进了征地拆迁和项目的落地建设。永久性安置房续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28亿元。2014年,为1189名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为669名已达退休年龄的农民办理了养老金手续,发放补贴2700万元,解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为园区的和谐、持续、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记者 杨孙山 莫棋惠 通讯员 周惊阳 谢 川 吕焘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