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婆岭的一条石缝中有百余幅摩崖石刻
在邕宁区那楼镇一座名为雷婆岭的小山的石崖上,百余幅石刻已经在此栖身了逾两百年。从最早的嘉庆年间石刻至今,大多石刻的落款都是端午节。但奇怪的是,规模如此之大、内容如此丰富的摩崖石刻群在当地的古县志和其他文献资料中均是一片空白。
9月29日,我们来到那楼镇雷婆岭“探秘”。
百余石刻藏身雷婆岭石缝
从邕宁区蒲庙镇驱车行驶约两个小时,就来到雷婆岭脚下。由于雷婆岭摩崖石刻发现已久,且有计划借此开发旅游,上山的山路已经被一条水泥浇筑的小路代替。翻过雷婆岭再往下走,一条大石缝赫然出现在眼前,仿佛这座山被人从头劈开一般。石缝内巨石嶙峋,古树葱茏,地面却相对平整。
刚刚下过雨,走在石缝中不断有雨水滴下。石缝长约300米,最宽处有20米左右,窄的地方仅有4米左右,深度却不下30米。石缝按照宽窄变化分为头垄、二垄、三垄三个部分,两侧均是平滑的巨石。在雷婆岭附近长大的老滕说,其实雷婆岭多为土坡,并不算是石山,会有如此多的巨石又如此整齐地裂出一条石缝,实在不可思议。
在头垄长达100米的崖壁上,雕刻着百余幅刻工精细的文字石刻,均为阴文,字体有隶书、正楷、行草、魏碑等,文有题字、经文、诗词、对联等。形式与现代书法一脉相承,有横幅、条幅、圆形、扇形等。石刻内容多为赞颂当地风貌风光、记载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文字和一些佛教经文等。
石刻中最大的一幅是横幅,长3.18米、宽1.24米;最小一幅为圆幅的“心”字,直径约0.46米。根据落款显示,这些石刻大都出自清代嘉庆、道光、光绪、宣统各个时期。大多数石刻表面都爬满了青苔,一些年代久远的石刻已经被风化侵蚀得模糊不清。
石刻历史悠久传说众多
老滕指着摩崖石刻群中一幅“胜似桃源”的石刻介绍说,这是落款时间最早的一幅石刻。其落款处依稀可以辨认出“嘉庆乙卯年孟夏吉旦,邑庠黄时新题”的字样。可奇怪的是,只存在25年的嘉庆朝根本没有乙卯年,而“孟夏吉旦”指的是农历四月初一,与石刻大多落款为端午节又显得格格不入。
到底是一次笔误还是另有他意?这个落款给后人查实石刻立成的具体时间留了一道难题。曾经有 人推测认为,也许是写这四个大字时是乙卯年,但刻于石崖上时却到了嘉庆年间,所以才有这样谜一般的落款。
在当地村民的传说中,雷婆岭石缝的成因颇有传奇色彩。相传雷婆岭最早被称作大鼓岭,每天如同大鼓一般轰隆作响,后来惊动了天上的玉帝,玉帝命令雷神将大鼓岭劈开,从此便没有了响声。另有一种说法则是将雷婆岭与不远处的雷公岩相联系,传说这两座小山分别为天上的金童玉女所化,雷婆岭的石缝正是玉女张开的嘴巴。
传承刻字习俗但缺乏保护
雷婆岭摩崖石刻的落款大多是端午节,难道是为了纪念端午节?由于在当地的古县志和其他文献资料中找不到任何记录,其刻字原因已无从得知。自从发现这些石刻后,附近村民就将“端午节刻字”作为习俗沿袭了下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当地村民就会成群结队地登上雷婆岭,举行舞龙、舞狮、放花炮、唱采茶歌等活动。傍晚散场回村时,不论男女老少,不是采把紫兰草回去煮水洗澡,便是扯把山芝麻回去烹茶。传说,这天雷婆岭上所有的草木都是能消灾祛祸的灵丹妙药。
老滕说,雷婆岭摩崖石刻的边框非常讲究,有些连悬挂石框的钉子、铁索都刻了上去。据了解,注重边框装饰,采用书画装裱手法对边框装饰进行艺术处理是雷婆岭石刻的一大特点,这种处理手段在国内石刻艺术中比较少见。虽然村民们传承了端午节刻字的传统,但纯民间化的石刻缺乏严谨的风格,使得现在每年端午节刻一块石刻的传统只剩下形式,艺术上很难与过去相比。
而由于缺乏有效保护,不少摩崖石刻正饱受着青苔和风雨的侵蚀,石刻“胜似桃源”对面的不少石刻已经模糊不清。目前,邕宁区已将雷婆岭摩崖石刻列为建设“文化邕宁”工程项目,有望开展研究与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