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王村蚕农利用蚕沙发酵沤制种蘑菇。(何忆玲 摄)
图为全国老区致富标兵———板新村蚕农韦爱华在喂蚕。(何忆玲 摄)
利用蚕沙发酵沤制沼气可以煮饭和照明。(何忆玲 摄)
县蚕种站站长潘功亮说:用方格竹蚕具可以自动升降引蚕作萤,养蚕效益大提高。(何忆玲 摄)
武鸣县有着种桑养蚕的传统,而桑蚕业发展难成大规模,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龙头企业的支撑。2011年,总投资3亿元的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在我县双桥镇平陆工业区建成投产,年产生丝500吨,蚕茧1500吨的规模,不仅企业形成由缫丝至生丝加工、服装纺织加工于一体的丝绸产业链,也给武鸣的农业桑蚕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那么,种桑养蚕研究农民有多大的增收呢?日前,笔者走访了丝绸企业、农业部门和部分蚕农。
蚕业发展现状亟待稳中求升
种桑养蚕在武鸣县有一定的基础,60~70年代在各乡镇以饲养木薯蚕为主,八十年代以来开始发展桑蚕生产。特别是在2001年,县蚕种站分别派出多名技术员到两江镇四联村、汉安村,锣圩镇板新村、双龙村发展当地的桑蚕业,促使当地的桑蚕业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地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几千亩桑园的规模,经历了一个艰难的稳步发展的过程。
近年来,武鸣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东桑西移”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把蚕业确立为武鸣县一个新的主导产业。农业部门从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度出发,大力抓好桑蚕生产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我县蚕业发展的步伐,使我县的桑蚕生产跨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1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茧0.188万吨。到2006年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1.8万亩,产茧0.225万吨;2009年全县桑蚕园面积达到2.5万亩,全年累计发放蚕种5.5万张,产鲜茧4.4万担,全年蚕茧平均收购价为22元/公斤,蚕农总收入达4840万元。桑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蚕茧产量有了大幅增加。
然而,种桑养蚕毕竟不是粗放管理就能有收成的产业,它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经过蚕农精心管养才能有收效,所以种养规模一直难以提上去。据农业部门有关人士分析,究其原因 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县在蚕桑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目前在我县各乡镇农服中心的农技人员基本上都缺乏种桑养蚕技术,而武鸣县蚕种站作为唯一的桑蚕技术部门,却是财政差额补贴的事业单位,单位以无偿技术服务为主,6名专业技术人员长期没有工资,生活无保障,成为特困单位。而发展桑蚕生产要求专业技术强,技术培训、技术指导过硬的人员,县蚕种站自身扶持经费不足,难以做到有求必应,技术培训、管理指导自然跟不上,这是我县发展桑蚕生产缓慢的主要原因。二是种养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目前全县仅有蚕桑协会4个,大部分蚕农种桑养蚕都处于无组织状态,经营分散,规模小,桑园零星分布,不利于统一管理和产业化经营。三是蚕种、蚕茧、蚕药市场较为混乱。四是没有龙头企业支撑带动,不能形成产、销、供产业链,蚕农往往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因而,条件优越的地方选择种桑养蚕的较少,而只有两江镇四联村、汉安村,锣圩镇板新村、双龙村等边远的村屯选择种桑养蚕,全县蚕业产业化推进缓慢。
坚持龙头带动稳定桑蚕发展
2008年10月,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与武鸣县政府签定投资建设丝绸厂合同,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3亿元在我县双桥镇平陆工业区建厂,形成缫丝至生丝加工、服装纺织加工为一体的丝绸产业生产线。2011年缫丝厂开始投产,投产后年产生丝500吨,产值达1.2亿元,上缴利税1000万元左右。这一签约信息如一缕春风,给县农业桑蚕科技工作者和正在徘徊观望的蚕农带来了希望。虽然当时还是在规划建设阶段,但该厂的入驻却为全县大规模发展桑蚕生产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农业部门是反映最快的部门,尤其县蚕种站积极行动,配合县里做好桑蚕产业化发展规划,不断完善蚕业技术服务体系,推广蚕桑新品种、新技术,巩固扩大种桑面积。在原有武鸣县桑蚕技术培训学校基础上,成立武鸣县蚕桑产业协会和锣圩镇蚕桑产业分会、锣圩镇板新村、岜勋村桑蚕协会等4个协会,形成“县蚕种站———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村级蚕业辅导员———蚕农”为一体的蚕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使技术管理人员和会员不断扩大。从事技术服务的科技人员28人,农村蚕业辅导员56人,会员达1380人。
县农业局从蚕桑技术培训工作抓起,2008年至2009年在武鸣县蚕种站以及锣圩镇板新村、两江镇流安村分别建立桑蚕技术培训教室和桑蚕生产试验基地,小蚕共育示范点,采用“基地+培训+农户”的模式,整合县内外桑蚕技术力量和聘请区内专家教授,利用课堂上课和安排学员到县蚕种站示范基地跟班学习的方式进行培训,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操作,确实学到实用的技术,通过学员回村示范带动。几年来,以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为主的7个区、市、县蚕种场,在武鸣发展原蚕制种生产,把桑蚕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迅速普及千家万户,有力推动桑蚕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到2011年,全县桑园面积5.18万亩,推广种植桂桑优12、桂桑优62、特优2号等优良新品种面积达4.59万亩,占90%。
为了扩大规模,县蚕种站在积极推广桑树优质高产种植管理技术中,引导农村改造低产桑园。2011年在锣圩镇板新村实施500亩示范桑园,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桑园统一清理、统一消毒喷药,统一施肥管理的高产管理技术,有效地控制病源传播。在两江镇四联村、汉安村实施千亩连片的高效桑园种植管理,建立高产、高质、高效的“三高”示范桑园,提高桑叶产量和养蚕质量。今年,县蚕种站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和方格簇应用等高效的养蚕技术,建立3个小蚕共育示范点,蚕农开始接受小蚕共育饲养技术普及率达30%,方格簇普及率达45%,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使我县蚕桑生产水平和蚕茧质量显著提高。2010年全县桑园面积3.3万亩,累计发放蚕种8.1万张,产鲜茧6.5万担。
养蚕增收大种桑有引力
种桑养蚕有没有增收,县蚕种站给记者提供了一份统计数据:2010年全县桑园面积3.3万亩,累计发放蚕种8.1万张,产鲜茧6.5万担,蚕茧平均收购价33元/公斤,蚕农总收入1.08亿元。2011年全县桑园面积5.18万亩,累计发放蚕种10万张,产鲜茧8.06万担,蚕茧平均收购价37元/公斤,蚕农总收入1.49亿元。种桑养蚕无疑对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种桑养蚕有增收,有多大的增收,只有种桑养蚕的农民最清楚。
锣圩镇板新村第二组村民韦爱华可谓武鸣县种桑养蚕收获多的农民。十年前她看准市场大胆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桑田16亩,办起家庭养蚕业,每年养蚕10批左右,每批12-16张蚁蚕,每卖一批蚕,收入就是1万多元,年养蚕纯收入10~12万元。如今,她的桑园形成了一定规模,桑田面积达30亩,桑场饲养量达到批养30张左右的规模,全年毛收入30多万元,年纯收入20多万元,成为了全县种桑养蚕的“第一户”。她带动了一村妇女种桑养蚕增收,现在该屯55户人家,家家户户种桑养蚕,都是看着韦爱华的致富有方才下定决心,并在韦爱华的帮助下才学会种桑养蚕的。2009年,韦爱华被评为“全国老区妇女创业创新标兵”称号。
笔者在锣圩镇采访时看到,在锣圩镇的板新、伏王、双龙等山区村,种桑养蚕得到扩大发展,成为山区农民种养增收的一条致富路。伏王村书记蓝家同告诉记者,“伏王村全村有桑田800多亩,有160多户种桑养蚕,都是看到板新村种桑养蚕收入好才跟着干起来的。当然,作为村书记,我自己也带头种桑养蚕9亩。从2007年开始,每批养蚕10张,我用一半的时间管理村里的事,一半的时间和家人养蚕,年收入也相当可观。每张蚕收蚕120斤,像今年,蚕的收购价上到19~22元/斤,一张蚕就有2400元的收入,一批就是24000元,一年10批不是有数可算吗,扣除成本也有10多万的收入。”蓝书记介绍说,种桑养蚕他不是收入最多的,村民唐秀丰才是养得多收入多的农户,他两夫妻又请了4个帮工,批养20张蚕,每月都有15000元左右的收入。那真叫人眼红,所以现在就本屯3队也有10多户村民养蚕,狮子屯1队、2队各有40多户养,除了外出打工的,在家的几乎家家养蚕。前段,老科协和蚕种站组织村民到广西丝绸公司参观考察后,群众对种桑养蚕更有信心。比如村民覃永恒就计划种3亩桑,陆兴献增加4亩,2万苗桑苗已购买到家了。估计本屯要增加10户以上。”
据说,板新村蚕农韦爱华如今养蚕的盘子做得很大,她曾到伏王村来看地,打算承包别村土地种桑,她采取雇工采桑叶,支付收购价的办法保证原料供应,实行种与养分类管理,把蚕业做大。记得,记者曾问过韦爱华“种桑养蚕辛苦,还是做别的农活辛苦?如果现在让你选择,你还愿意养蚕吗?”韦爱华毫不迟疑地回答到:“种桑养蚕是辛苦的,16亩桑园的种养,一个人难管过来,养多时,我就请几个帮工,自己察看把关就好。辛苦是辛苦,当20多天后出售一批蚕就拿回万元钱时,心里就觉得有收获,累也是值得的。只有饱尝种桑养蚕甜头的人才会有这份胆量,韦爱华做到了。“你不种桑,我就来种。”她以她自己的方式带着大家一起向养蚕致富的方向努力。
政府抓产业 桑蔗利“轮作”
县农业局曾有过一份《武鸣县加快推进桑蚕业发展的措施与对策》,提出发展蚕业的定位为:把桑蚕优势产业转变成主导产业,力争3~5年把武鸣蚕业打造成继蔗糖后又一主导产业。蚕业的全行业产值、利润达到或接近蔗糖水平,成为广西重要优质原料茧丝生产、丝绸、服装加工和出口基地。按照这个定位,其目标任务就是:力争3~5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10万亩,养蚕45万张,产茧1.5万吨。
“蚕业的全行业产值、利润达到或接近蔗糖水平。”,表明蚕业是可以做到紧次于蔗糖水平的一大产业。并且,我县已经开始向这个目标努力。即:在锣圩镇英江村至林洋村等13个村沿河一带建立万亩生态桑园绿化长廊,在两江镇大明山脚下建立千亩连片高效生态桑园示范村,形成一村一品支持产业和一道农业观光旅游风景线,带动相关产业快迅发展。以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发展缫丝加工企业2家,重点发展丝绸、服装等深加工和桑蚕资源的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形成种苗、种桑、养蚕、缫丝、丝绸、印染加工、服装、食用菌综合开发一条龙的产业体系。
目前,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是可以为依托的。集团公司拥有自动缫丝机26组,缝纫机车200台(套),年产各类厂丝1000吨,服装100多万套件,销售额3亿元。公司还规划在2015年期间建成缫丝厂、绢纺厂、针织厂、丝织厂和丝绸厂等项目。丝绸生产线的建成,年产蚕丝500吨,需要1500吨的原料,而目前武鸣的种养规划仅能供应30吨,原料缺口很大,武鸣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这给我县农民提供了极好的发展种桑养蚕增加种养业收入的机遇。这些信息告诉蚕农:这是一个真正有实力的大公司,种桑养蚕大有“钱”图。特别是公司副总经理马富礼“只有农民有收入,公司才有饭吃”的一悉话,让蚕农吃了定心丸。
那么,政府把蚕业作为一大产业来抓,那么是否对甘蔗生产会产生削减影响,村干部又是如何看的?在采访中,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笔者跟随县蚕种站站长潘功亮到伏王村检查项目时,看到村书记蓝家同和村民陆振恩家正在搞利用蚕沙(蚕粪)发酵种植蘑菇的试验。在陆振恩家50平方米的三间旧房子里,一堆盖着薄膜的蚕沙堆正在散发着热气和发酵中的嗅味,用手一摸,微感烫手。其他两间已经布满了地膜,地膜下就是菌床。稍微掀开地膜,扒开酵泥观察,酵泥中已经开始生发白色的菌丝。“说明这个已成功了,过不了几天就会有菇球出来的。”潘功亮高兴地说。笔者问:“如果这个试验成功,所有的蚕沙都可以利用吗?”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也是蚕农冬闲之后的另一条增收之路。蓝书记告诉笔者:种桑养蚕也有季节性,在冬季和初春,没有桑叶养蚕,此时,正是收甘蔗的时候,种蔗多的村民就开始互助收甘蔗,劳力少的,没种多少甘蔗的村民就去打工。如果家养蚕多,有蚕沙多的,就不用外出打工了,可以利用蚕沙(蚕粪)发酵种植蘑菇,增加蚕业附加值,这正是一条增收的新路子。所以,一个村,有一部分土地种甘蔗,一部门分土地种桑养蚕,这样一年当中就没有空闲时,桑蔗并举也是时间搭配较合理的产业,不因受市场波动影响而造成重大损失。蓝书记的一习话,正好回答了我们要了解的问题。
蚕种站站长潘功亮还带笔者看了一个利用蚕沙制沼气的农户。在板新村12组覃凤玲家,潘功亮和农业局技术员让覃凤玲打开沼气阀门,然后点燃沼气灶看看。开关一扭,一股蓝色的火苗就往上窜。“火力还不小,够煮饭炒菜,还可以用来照明。”覃凤玲接着亲自点亮了沼气灯,灯泡显示出如日光灯一样的白光。覃凤玲告诉笔者,她从2003年开始种桑养蚕,每年12亩的桑叶足够养蚕10批,年纯收入7万元。以前产生的蚕沙除了作肥料施用,剩余的不好处理。2009年开始,在县蚕种站的帮助下,在家中做容积为9立方米的沼气池,利用蚕沙沤制沼气,可供韦仕禄、韦月良等五户用气。现在每月投30斤的蚕沙就够用一个月了。其他四户要用汽,就自己按时按量投料,大家就都够用了。
原来,桑蚕业发展还有很多可开发的内容,种桑养蚕增收路子还很宽。一旦认识了种桑养蚕对增收的好处,群众是会积极去发展这一产业的。可喜的是,现在已经有不少村屯的群众开始觉悟行动了。像两江镇公泉村今年就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县蚕种站为该村免费提供了16万株的桑苗,并请来市县老科协蚕种专家给群众授课培训和指导,群众种桑养蚕积极性特别高涨。县农业局也尝试大力发展桑蚕合作社组织,拟在锣圩镇英江村至林洋村等13个村沿河一带建立万亩生态桑园绿化长廊,在两江镇大明山脚下建立千亩连片高效生态桑园示范村。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县力争用3~5年使全县桑园面积达到10万亩,养蚕45万张,产茧1.5万吨,让蚕业这一优势产业转变成主导产业,把武鸣建成我县乃至广西重要优质原料茧丝生产、丝绸、服装加工和出口基地的计划一定会实现。期待武鸣蚕业能够成为继蔗糖之后又一主导产业。